送不出去的“礼”
“宋法官,俺从孟河骑了3个多小时的电瓶车赶到这儿,就想谢谢您!这是俺家乡的土特产就请您收下吧!您要是再不收,俺真‘赖’在法院不走了。”正说着,74岁的王老太突然拎着大包小包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这下可急坏了电话那头的宋吉法官,他只好请纪检监察室的同志来“救援”。眼前的一幕,是发生在3月30日上午常州高新(新北)区法院一个真实的故事。
法院监察室里,王老太接过工作人员递上的一杯热茶,开始了她的追溯。王老太是新北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中原告林钢的母亲。2012年6月,辖区孟河镇一家公司将其钢结构屋面施工工程发包给了无资质的工头储某,储某又将该施工工程分包给了同样无资质的包工头徐某。刚刚来常州打工不久的林钢则被徐某雇佣,从事这工程的电焊工作。同年10月12日,林钢在操作电焊过程中,不慎从高空跌落,后经医院抢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却不幸落下八级伤残,共花去医疗费7万多元。因父亲早年病故,林钢和老母亲相依为命,租住在孟河镇一间简陋的农户家里。平日的生活,靠林钢打点零工还算勉强过得去。可这起事故的发生无疑给这个本就贫穷的小家雪上加霜。如今林钢瘫痪在床,只能凭年迈的母亲每月700元低保和拾破烂艰难度日,条件十分清苦。无奈之下,林钢一纸诉状将储某、徐某以及施工公司告上法院。法院做出裁决:三被告连带赔偿各项损失共计16万余元。可判决生效后,三被告迟迟不自觉履行赔偿义务,林钢只好又于2015年7月向新北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子到了执行法官宋吉的手中。看过案卷后,宋吉非常同情王老太母子的遭遇,第二天就带上书记员顶着酷热驱车40多里下乡调查三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结果并不如想象中的乐观,储某态度还行,徐某因自己还身患残疾,经济情况也不好,而这家公司虽然经营得不错,但其负责人却始终不露脸,躲着不见人。鉴于这种情况,宋吉决定先做储某和徐某的工作,再想办法“堵截”公司负责人。
等待结果的日子对于生活拮据的母子来说简直度日如年。林钢因母亲每天外出拾破烂无人照料,只好回青海老家养伤。而心急如焚的王老太则三天两头打电话给宋吉“催”要结果。宋吉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面安抚王老太,一面暗自给自己上紧“发条”,想方设法为林钢母子争取最大地利益。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上门找储某和徐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法理到情理耐心做两人思想工作。终于,他们被宋法官的诚意所打动,储某一次性支付了其份额的执行款,徐某因经济困难签了一份分期付款协议,承诺三年内付清份额款项。而本案的最后一个被执行人——“难缠”的公司负责人,宋吉到公司跑了数趟,始终见不到“庐山”真面目。
看来要动真格的了。此时正直年关,宋吉先礼后兵,再次登门向接待他的公司副手释法析理。几天后,仍不见对方有“动静”,便查封了其公司机器设备。这招还挺奏效,狡猾的负责人“败”下阵来,亲自来找宋吉,一番说教下,他当场履行了还款义务,并付清了全部款项。
今年春节刚过,宋吉将执行款交到了刚刚探望儿子回常的王老太手中,老太太激动地直点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几天后,王老太再次来到新北法院,执意要见宋吉法官:“俺想给您送一面锦旗,可是拿不出那么多钱,就让儿子从老家寄了些‘八宝茶’和‘牛肉干’,您就收下吧!”“大妈,您别这样,这是我应该做的,您的心意我领了,您就把我当做您的亲人,今后在常州有什么困难您尽管来找我。”就这样王老太三次上门送“礼”都被宋吉法官婉言谢绝了。可执拗的王老太还是不甘心,又一次赶到法院,一定要宋吉收下她这份“礼”,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万国芬 王芳)